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教务管理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教务管理 > 正文

明确目标,扎实推进,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发布者:人员机构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08日 00:00 浏览次数:

——在2006年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徐从才

2006年3月18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伟德bv1946官方网站2006年教学工作会议即将结束。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凌迎兵同志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回顾总结了2005年的教学工作,按照教育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全面分析了我们评建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06年的评建工作和教学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校党委、校行政对2004—2005年学校获得的优秀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校内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等进行了表彰,充分展示了我们教学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邀请的专家所做的评建专题辅导报告对教育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了权威的解读和高层次的分析,同时也是一次高水平的动员,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全面认识和整体把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刚才六位同志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交流了对评建工作的认识与体会,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谈了安排和打算。下面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评建工作抓什么;三是怎么抓。

一、进一步明确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新世纪伟德bv1946官方网站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战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加大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力度,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理解这一指导思想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

首先,坚持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这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的平台。新世纪我们本科教学工作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坚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相结合,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类型、多种社会适应面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用国际化逐步推进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和传统管理,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全面实施一体化战略,坚持产学研一体化,不断提升学校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坚持经济、社会、教育一体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企业、社会的紧密结合。

其次,正确处理一个关系: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发展平台上学校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仍然没变。必须真正做到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把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不动摇。

第三,把握一条工作主线:认真贯彻《伟德bv1946官方网站关于进一步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全面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加强: (1)基础宽厚,实行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增强学生的素质;(2)交*复合,通过信息化改造、经管工结合、文理渗透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迁移与转换能力;(3)注重实践,全面加强实验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外向拓展,采取强化课程内容改革、加大与国际规则和惯例接轨的力度、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等手段,增强学生知识结构的外向性。

二、迎接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抓什么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认真抓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等三方面工作,把本科教学评价建立在“建、改、管”的新平台上。

(一)按照“以评促建”的要求,重点加强五方面建设

1.切实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结构合理,布局优化,提升平台,突出重点。要不断完善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坚持学科、专业、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相统一,在全面建设并确保所有学科专业达到基本规格要求的前提下突出重点,不断强化优势,提升平台,打造学科专业竞争力,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具体到每个专业,建设要点是:(1)明确培养目标;(2)优化培养方案;(3)创新培养过程;(4)彰显专业特色。目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教学院系、各专业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特色建设问题,这是构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

2.全面加强课程建设:从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素分析,课程建设包括4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课程结构与体系。主要通过3个观测点来把握。(1)课程结构是否合理。根据专业目标所设计的知识结构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否设计合理;课程设置上不同课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否清晰等等。(2)课程安排的层次是否得当。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安排设置需进一步科学、合理、规范。(3)课程内容的整合与重组必须具有创新性。以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有些知识3门课、5门课都在讲,有些知识虽然课程开了,但没有教给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解决大纲的编写、教材的选用、课程结构的设计等衔接问题。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的要求编写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教材,从而决定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这个环节的核心是处理好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材选用之间的关系。最后要看重点课程、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是否突出。

第二个层面,教材建设与选用。根据本科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我们提出三句话:选用教材高起点;自编教材有特色;强调使用配套性,包括教材与教学大纲配套、理论与实践配套等。这里着重强调自编教材建设问题。学校将通过严格评审,逐步遴选出一批具有财经大学特色、能够充分反映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自编教材给予重点扶持,目标是分别建成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教材。

第三个层面,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一直强调三个层次。首先,总体要求是强调研究性,突出实践性,重视选择性,激发主动性;其次,按照“抓住知识点、强化系统性、加大训练力度”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讲授方法改革;第三,注重信息化改造,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学方法,并通过多种方法与手段的整合和优化,不断提高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个层面,双语教学。我们的具体做法和基本要求是:(1)强调标准,保证质量;(2)内外结合,逐步推进;(3)积极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不断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建设

第一,明确目的。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进程中,如果说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力,并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外显为能力;那么,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从总体上讲,就是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哪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具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第二,实验实践教学建设需要着重把握“三性”:坚持针对性,突出配套性,强调先进性,并以此作为衡量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第三,按照“硬件抓实、软件抓严”的要求,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管理高效,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4.全方位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这里根据学校“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着重强调三点。(1)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本着“总量适应、结构合理、师德为先、素质领先”的指导思想,建立起适应学校长远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具体到每一个老师,要按照“德业双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岗位意识和敬业精神;踊跃投身社会实践;在认真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3)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基本要求是博爱、严谨、严格、公正。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和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把师德建设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敬业奉献,善待学生求真务实,着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

5.认真抓好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

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卫生脏、学习懒、行为散等问题。学生以学为主,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近乎农业生产而不是工业生产。这说明教育是一个培养过程。我们不能代替学生成长,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否则就陷入了单纯的行为组合。人力资源之所以能成为人力资本,关键是他自身有一种内在动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我们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存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为生存而学习,为发展而学习,同样是个人进步的表现。学风建设最基本的问题是要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教育实践向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

校风建设的核心是致力于大学制度和大学精神建设,逐步建立长效机制。2003年伟德bv1946官方网站正式建立以来,我们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打造品牌、凸显特色” 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自谦、自信、务实、超越”的校训,这些都是我们改革、建设、发展的真实写照。办好一所大学,既要有大楼,又要有大师,还要有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我们目前的硬件设施比较完备,“大楼”已经建立;但大师的培育、大学理念的完善和大学精神的塑造还需要我们加倍努力。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全面弘扬校训精神,积极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交融的文化整合机制,努力形成“人文、科学、诚信、创新”相互统一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

(二)按照“以评促改”的要求,抓改

一方面,抓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探讨建立现代大学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抓改正,从传统管理中走出来,向现代管理迈进。

1.彻底改变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办学模式,建立以学术、成才、民主和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深入探讨并正确处理现行体制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关系并制定相应的行动框架和实施细则,合理划分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公众权力的行使范围,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充分尊重学术权力,逐步形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机制,促使其各司其职,各行其轨,和谐发展。

2.不断改革人才培养过程,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的指导思想。(1)以学生为主体,克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上课念笔记、课后背笔记、考后丢笔记的现状,大力提倡研究性教学,切实加大训练力度。(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服务面向和定位特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建立在时代要求、社会发展、学科前沿和理论创新的平台上。(3)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转变传统的“知行分离”的教育观,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切实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转变传统的因袭式传习教育观,突出人才素质的创造性,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强烈创造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充分发挥独特个性。

3.在 “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提倡高水平规范,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任何一门课程作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都含有“三基”内容,如果“三基” 缺乏基本规范,学生的知识结构就没有牢固的基础。认真分析国外大学成功的教学方法,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知识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必须从严把握,需要活用的一定灵活处置;涉及到“三基”部分,学习、训练时严格规范,毫不含糊,决不放松

高水平规范的另一层含义是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期末考试的出题阅卷、各类分数的分配比例等各方面都必须客观科学,公平公正,严格规范,决不允许随心所欲,“暗箱操作”。

4.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1)专业成就感的塑造;(2)高水平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3)大学文化、校园精神的培养。三方面相辅相成,教学相长,在潜移默化的引导、熏陶中逐步构建大学生成才的人格品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按照“以评促管”的要求,抓管理创新,服务创优

一方面,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持管理创新(严格管理规范,优化管理程序,改善管理态度,提高管理效率)、服务创优(完善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搭建学校管理服务的新平台。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评教体系建设,认真组织教学环节的各项检查,充分发挥同行议教、教学督导的重要作用,逐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申诉和复议制度等各种渠道,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三、迎接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怎么抓

(一)提高认识,分解指标,落实责任,强化激励,硬化约束

首先,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开展教学评估是巩固教学工作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通过本科教学评价,理清建设思路,修正建设方向,加固建设基础上提高建设质量,进而促进办学实力的增强,教学水平的提高,保证学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全面理解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平台上,详细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本次会议结束以后,学校将和每个部门签订评建工作责任书,分解工作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做到认识到位,任务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确保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真正实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第三,强化激励,硬化约束,与管理创新、服务创优有机结合,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学校各方面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着眼规范,鼓励创新,试行全体教师与部分学生对职能部门的评价制度,切实改善并不断提高学校各职能部门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意识、作风、效率和质量。

(二)坚持组织、分工、材料三位一体

组织设置层面,在学校党委行政统一领导下成立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指导、检查、督促全校评建工作;下设机构第一级是评建办公室,第二级就是职能部门,第三级是教学院系。其中教学院系是基础,职能部门是核心,评建办公室是关键,三层组织纵向贯通,横向协调,共同组成评建组织结构体系。

具体分工层面,评建办公室负责顶层设计,负责评建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和指导;职能部门负责具体项目的设计;教学院系负责创造性地组织实施。在遵守这一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大力倡导各教学院系、各专业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出各自的特色。

材料准备层面,评建办公室负责自评材料;职能部门负责支撑材料;教学院系负责备查材料,包括教案、教学大纲、教研活动情况、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试卷批改、毕业论文指导等等。材料准备以2006年为主,2004年、2005年为辅。

组织、分工、材料三位一体,就是按照上述要求和具体分工,定好位,谋发展,扎扎实实 开展工作。

同时,以评促建,诚信第一。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彻底杜绝弄虚作假现象,不欺上瞒下,不自欺欺人,勇于面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扎实建设,积极整改,努力提高,务必使评估活动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评价的要求所在,目标所在,希望所在。

(三)坚持三个结合

第一,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首先自上而下,设计方案,制定标准,明确要求;然后自下而上,不断磨合,切实贯彻,认真实施。

第二,抓主要矛盾、解决重点问题与提升整体管理平台相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要适应整体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站在新的管理平台上解决问题。

第三,评建与学习培训、整改提高相结合。这里特别强调学习和培训,广大教师要培训,尤其是课程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等;辅导员要培训,教学管理队伍也要培训,要把培训作为评建工作全过程的任务。学校将统一组织安排具体培训项目。

最后强调本次评建工作的总体任务和要求。这就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泛深入开展教学评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苦练内功,狠抓软件,存异求同,团结一致,为实现本科教学评建目标竭尽全力,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谢谢大家!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